作为我国含能材料(火炸药)学科带头人,王泽山所面对的火炸药科研事业,是高温高能的“热”学问,但他却一直保持着稳重冷静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甘坐“冷”板凳。在六十多年的科研中,他选定一个课题就要做出成果,力求“每一口井都挖出水”,为国防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数九寒冬的南京,凌晨气温已接近零摄氏度。东郊紫金山下,是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。
每天这个时候,教师宿舍的一间窗户就会透出一缕暖暖的光,老伴从灯光和起床的动静中就能判断,王泽山醒了。
即便已是82岁的高龄,王泽山依然保持这个作息规律,“这个时候很安静,我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。”
从率先攻克废弃火炸药再利用、发现低温感含能材料、提高发射药能量利用率,到发明高能量密度装填方法、提高发射装药输出功率,再到发明装药技术、解决国际军械难题……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泽山围绕着“火炸药”一个靶心,在世界前沿的重大课题中不断突破,三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。1月8日,他又摘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
峥嵘岁月,矢志不忘强国之梦
当大多数考生在蓝天大海的召唤下填写了与空军、海军相关的专业时,王泽山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冷门专业——陆军系统的火炸药专业。这个19岁的青年坚信,专业无所谓冷热,只要祖国需要,任何专业都可以光焰四射。
王泽山出生于1935年。小时候住在吉林市远郊的桦皮厂镇。他童年生活在一个混乱、大变动的年代,先后经历了伪满统治时期、国民党管辖时期和解放初期。
王泽山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中医,家里还有两个哥哥。虽然他的家境贫困,但他父亲固执地坚持“不买房子、不买地,只供孩子上学”的原则。
“他有一种对问题有一针见血的认识方法。”王泽山至今不忘父母的教导,特别是他的父亲总能把一个复杂的事物,用几句话道出它的本质或要害。父亲敏锐活跃的思想和深邃的洞察力,给了他思维方法的启蒙教育。
当时,东北大部已被日本扶植的“伪满洲国”占据,并强迫国民接受“伪满”教育,幼小的王泽山甚至以为自己是“满洲国”人。但从小父亲经常悄悄地教育他,“你是中国人,你的国家是中国。”父亲的话深深地镌刻在他幼小的心里。不做亡国奴,就必须有强大的国防。他暗下决心,绝不做亡国奴,立志为繁荣祖国、壮大国防学习成才,贡献才智。
1954年,19岁的王泽山高中毕业了。这时,抗美援朝的硝烟才刚刚散尽,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,强国方能御辱、强国先强军,血气方刚的王泽山也不例外。
“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有战争,愿世界充满和平,但中国的近代史告诉我们,落后就要挨打,没有自己强大的国防,就相当于没有自己的国门。”带着这样的理想,王泽山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,走进了这所被称作共和国军事科技的黄埔军校。
当大多数考生在蓝天大海的召唤下填写了与空军、海军相关的专业时,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冷门专业——陆军系统的火炸药专业,他是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。这个19岁的青年坚信,专业无所谓冷热,只要祖国需要,任何专业都可以光焰四射。
从此,火炸药研究成了他毕生的使命。
参考资料:
1. 关于开展向王泽山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;
(链接:http://jyt.jiangsu.gov.cn/art/2018/1/17/art_38047_7398282.html)
2.人民网:六十余载书写火炸药“三冠王”传奇;
(链接:http://scitech.people.com.cn/n1/2017/0606/c1007-29319381.html)
3.央视综合频道:《开讲啦——王泽山》;
(链接:http://tv.cntv.cn/video/VSET100173543987/3840d8e179f649218fab6b9a6fa9572b)
4.央视科教频道:《大家——王泽山》。
(链接:http://tv.cctv.com/2018/01/08/VIDEmhwV5ea4uZ7SZh8W0xv4180108.shtml)
|